近期,社會上部分企業以“認養”“代養殖”“租養殖”“云養殖(云種植)”“聯合養殖(種植)”等名義,宣稱以線上認養的方式可返還高額收益,吸引群眾投入資金。這類投資真的靠譜么?
近日,在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指導下,合川區公安局經偵支隊聯合區金融服務中心、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對涉農領域非法集資進行風險排查,特別是對打著“云種植”“云養殖”為幌子,以到期投資返利為誘吸引群眾投資市場主體行為進行檢查,對已觸碰法律底線的經營主體進行警示約談,從源頭防范化解風險。 檢查中,聯合檢查組執法人員深入轄區各商務樓宇開展摸排,認真查看經營主體的工商登記證照、法人信息,重點關注企業是否存在募集、吸收資金等情況,全面掌握涉嫌違法違規經營金融業務的風險底數,做到早發現、早預警。
聯合檢查組重點檢查了南津街中什字一家打著“云種植”名義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發現該公司與群眾簽訂《旱稻種植合作協議》,對外宣傳投資承包土地,約定以投資額的3%-5%取得收益,公司負責日常種植經營管理。
為避免群眾遭受經濟損失,聯合檢查組從經營許可、行為風險及法律責任等方面對公司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,責令其停止不法經營,盡快清退集資款項,如果公司繼續以身試法,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。
通過法治教育,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及時整改,依法依規經營。檢查中,民警還向企業工作人員和群眾宣傳講解防范非法集資的法律常識,以增強他們的防范和抵御非法集資意識和能力。
下一步,合川區公安局經偵支隊將持續關注非法集資風險,按照《重慶市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實施細則》和全區預防和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工作要求,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,聚焦風險防控,在歲末年初人流返鄉較為密集之際,開展風險排查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,全力防范金融領域重大風險,守護好人民群眾的“錢袋子”。
警方提醒:這類 “云養殖(云種植)”相關業務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App、電話宣傳、組織聚餐旅游和參觀養殖場等方式虛假宣傳,虛構公司經濟實力、夸大養殖項目發展前景,誘導消費者通過認養、認購牛羊豬、茶場、刺梨等農產品,宣稱由公司代養殖(種植)、代加工,并不以交付消費者實物為主要目的,而重點承諾到期后可獲得高額回報和養殖(種植)成品。
此模式已脫離了商品交易的實質,由普通的商業行為演變為追求高額回報的投資理財行為,資金安全無法保障,可能存在非法集資風險,需引起廣大群眾警惕。